企业走访谈合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性工作。这绝非简单的产品销售,而是一次 “为企业健康管理痛点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”的价值呈现。
以下是一套完整的、可执行的企业走访合作流程与话术框架:
第一阶段:走访前——精准准备,谋定后动
1. 精准锁定目标企业:
理想画像: 员工规模较大(如500人以上)、员工健康问题突出(如互联网、金融、法律、制造业等高压行业)、福利预算充足、企业文化注重人文关怀。
关键切入点: 人力资源总监、工会主席、行政总监、CEO/创始人(中小企业)。
2. 深度情报收集:
调研: 通过公司官网、年报、新闻等,了解其企业文化、近期动态(如是否在推行健康企业项目)、以及可能存在的员工健康痛点(如久坐、高离职率、亚健康普遍)。
3. 定制化方案与物料:
准备“价值提案”: 针对该企业可能存在的痛点,准备1-2页的《企业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建议书》,核心阐明我们能为其解决的具体问题(如:降低员工病假率、提升午後工作效率、缓解肩颈酸痛问题)。
制作“体验工具包”: 准备便携式律动仪、宣传视频、成功案例数据(如:“某500强企业引入后,员工睡眠质量提升XX%”)。
4. 预约与破冰:
话术示例: “您好X总,我们是XX商学院。我们注意到贵公司非常注重员工福祉,我们有一套独创的‘垂直律动结合营养’的健康管理系统,已帮助XX等企业有效提升了员工精力状态并降低了健康风险。希望能有15分钟时间,向您做一个简要汇报,看看是否有机会为贵公司的员工健康计划增添一份独特的价值。”
第二阶段:走访中——价值传导,痛点攻心
整个面谈应遵循 “诊断 -> 共鸣 -> 解决方案 -> 价值量化” 的逻辑。
1. 开场破冰,建立信任:
行动: 再次感谢对方时间,快速展示商学院的专业背景和品牌实力(如合作机构、专家团队、专利证书)。
目标: 建立“我们是健康专家,而非推销员”的专业形象。
2. 深度提问,引导痛点:
关键问题:
“咱们公司是否做过员工健康调研?大家普遍反馈有哪些健康困扰吗?(如:颈椎腰椎问题、睡眠不好、压力大)”
“目前公司在员工健康福利方面有哪些投入?(如:年度体检、健身房卡)效果如何?员工的参与度和反馈怎么样?”
“您是否关注到,员工的健康状态对工作效率和团队士气的影响?”
目标: 让客户自己说出痛点,这比我们直接陈述要有力得多。
3. 呈现方案,精准匹配:
话术示例: “您刚才提到的员工久坐导致的腰酸背痛和下午精力不济的问题,这正是我们解决方案能精准对治的。我们的方案核心是 ‘被动运动+精准营养’。”
针对腰酸背痛: “员工只需在我们的垂直律动仪上进行15分钟的低频律动,就能实现深层肌肉放松,效果堪比一次专业的物理治疗,而且可以融入工间休息。”
针对精力不济: “我们还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营养建议和健康零食方案,从能量供给端改善员工状态。”
4. 呈现价值,量化回报:
话术示例: “这套系统不仅是对员工的关怀,更是一项对企业健康的投资。它能直接带来:
健康层面: 改善员工亚健康指标,降低未来大病风险。
效能层面: 提升员工专注度和工作效率。
文化层面: 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幸福感,提升企业雇主品牌形象。
(可选)财务层面: 长期来看,有助于控制企业团体健康保险的保费支出。”
5. 体验为王,制造震撼:
行动: 现场邀请关键决策人进行3-5分钟的简短律动体验。 这是最具说服力的一环。让其亲身感受肌肉的放松和精神的舒缓。
话术: “X总,百闻不如一试,请您亲自感受一下科技带来的放松效果。”
6. 提出合作,测试水温:
行动: 根据企业规模和预算,提供阶梯式合作方案。
方案A(轻量体验): 承办一场“企业健康日”活动,提供体验设备和健康讲座。
方案B(项目合作): 在企业内设立“健康角”,提供设备租赁和定期服务。
方案C(全面解决方案): 为企业定制专属的健康管理计划,包括设备、系统、营养指导和年度服务。
目标: 推动下一步,而非当场签单。“您看,我们是先为咱们公司策划一场免费的健康讲座让员工体验一下,还是我们为您准备一份更详细的合作方案供您内部讨论?”
第三阶段:走访后——高效跟进,促成合作
1. 24小时内精准跟进:
行动: 发送感谢邮件,附上根据会谈内容修改后的《定制化方案建议书》,并重申关键价值点。
2. 持续培育,建立信任:
行动: 定期分享行业资讯、成功案例,邀请对方参加商学院举办的健康沙龙或开放日,保持专业联系。
3. 促成合作:
行动: 当意向明确时,提供标准合同,并主动协助对方解决内部审批流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。
企业走访的成功,关键在于完成从 “供应商”到“健康顾问” 的角色转变。通过前期的精准准备、中期的痛点挖掘与价值呈现、以及后期专业耐心的跟进,您将能有效打动企业决策者,将商学院的独特价值,转化为一份份稳固的企业健康合作协议。